作為“大氣十條”第一階段的決戰之年,2017的環保治理任務顯然是嚴峻的。不過,就京津冀地區來說,2017年開局的空氣質量顯然不太美麗,1月份PM2.5濃度同比上升了43.8%。全國“兩會”召開在即,為了保證空氣質量,并切實落實好“大氣十條”的污染防治工作,京津冀地區“限產令”再次出臺。
2月24日,唐山市發布了《唐山市2017年3月份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》,規定從3月1日0時至3月15日24時,唐山將再次實施限產共15天時間。其中,關于鋼鐵行業作了如下規定:未完成濕法脫硫煙氣深度治理的燒結機(含豎爐),全部停產治理;完成治理任務的燒結機減少排放污染物50%;除了使用天然氣、管道煤氣等清潔能量為熱源的軋鋼企業外,全部停止排放污染物,同時,所有鑄造企業一律停止生產。除此之外,石家莊等地也有相應的限產措施。
對于近兩年的鋼鐵行業來說,限產已經是家常便飯,但即使如此,還是會對鋼鐵市場產生影響,最直接的影響反應在鋼價波動上。上周末期,國內鋼價上漲受阻,表現出一定的疲軟之態,尤其是期貨的大幅下跌,讓人看到鋼價回調的可能。但在唐山限產令的影響下,各品種鋼價在2月27日出現全線上漲,且漲幅均不算低。國內三級螺紋鋼單日上漲了72元(噸價,下同),其中,北京和天津地區更是分別上漲了140元和160元,在上周末期的輕微調整之后,乘著限產的“東風”,鋼價再次突破向上。
不過,此次限產對實際鋼產量其實應該沒有這么大影響,分析師孫長瑞表示,此次限產對高爐沒什么太大影響,但對于帶鋼、型材等品種的抑制是實在存在的,對于螺紋鋼的限制作用減半,板卷所受影響相對較小。更重要的是,限產令能對整體鋼價起到刺激作用。也就是說,在市場本身向好的基礎上,限產令又給了市場一個上漲的理由。
數據監測顯示,受限產令影響較大的H型鋼,2月27日單日均價上漲了78元,達到3644元,其中,北京、天津、武漢等地漲幅都超過100元。其他包括熱卷、焊管、鍍鋅管等品種價格平均漲幅均為70元左右,全線飄紅?;蛟S,乘著限產令的東風,國內鋼價還能繼續一輪上漲。